但阮若英的慈母形象已经越来越难装。

以前一进去都是微笑着说话,现在都是面无表情。

而宋舒青又时常不带凤元际去。

前天,凤元际如了二房的愿,开蒙去了。

进了凤家的族学。

凤家虽封侯只有三代,但家族在京城还是人口不少。

但做官的很少,一个没有文化底韵的家族想靠读书出人头地,太难。

族里只有一些男子入了军营,也是在最底层。

只有侯府嫡支才做了官。

族学是侯府出钱办的,先生也是侯府开的薪资。

可是凤祖文的父亲是独子,另两个孩子都是女儿。

到凤祖文这代,嫡支有四个孩子,凤祖文还有一个姐姐,已经嫁人多年。

人丁不算兴旺。

今日,凤天星醒得早,宋舒青要去仁寿院,她也要去。

请安一般主要是孩子这辈和七岁以上孙子辈,太小的一般不去请安。

因为太小,起得太早影响成长。

刚一进到仁寿院,就听到里面传来说笑声。

这些天针线房的四位绣娘拼命加班加点,给凤如月做衣服。

因为要绣花,做工就慢了不少。每天凤如月都要去看看,催催。

就等着穿新衣。

款式还是她们姑嫂俩一起定的。

今儿一大早,终于做好送到凤如月房里。当场她就穿上,在镜前照了又照。

非常满意。

“小姐,您穿这身衣服真像从天上下来的仙子。”凤如月的大丫鬟紫书拍手夸赞。

“小姐,您要是让京中的公子们看到,不得争着抢着让媒人来提亲?”紫琴也不甘落后。

两个丫鬟把主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,美得凤如月找不到北。

丫鬟说话出格都不训斥。

“是吗?走,我们去母亲院里。让她掌掌眼。”她要去大嫂面前显摆。

哼,不给做,她还不是照样有得穿。还是亲得好,看看人家二嫂,多大方。

主仆三人一出门,漫步在去仁寿院的路上。

一路上看到的丫鬟媳妇子都惊呆了。

淡绿色的长裙,裙摆随着凤如月的步伐轻轻飘动。

章节目录